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沈陽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安科技”)參與的“深部煤礦沖擊地壓巷道防沖吸能支護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是繼“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之后,天安科技第二次獲此殊榮。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該項目成果以巖石力學界與采礦工程的沖擊地壓災害為研究背景,針對深部礦井沖擊地壓釋放能量大、破壞程度嚴重這一巨大難題,開展了長達十年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巷道防沖吸能支護理論,創新了遠近場聯合調控巷道圍巖能量方法,發明了防沖吸能支護裝備與液壓沖擊試驗機檢測裝備,構建了沖擊地壓巷道三級吸能支護技術體系,實現了煤礦沖擊地壓巷道防沖支護理論、技術與裝備的重大突破,經有關鑒定認為該項目核心技術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該項成果已于我國撫順、義馬、雙鴨山、鄂爾多斯等礦區的58處礦井成功應用,核心成果寫入國家《煤礦安全規程》和《防治煤礦沖擊地壓細則》,并在全國沖擊地壓礦井中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據悉,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之一。主要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37項。
資料顯示,天安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以煤炭綜合采掘設備為核心的煤炭采掘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主要產品包括特種支護支架、巷道快速掘進系統及裝備、巷道修復設備和洗選設備等,旨在幫助煤炭開采企業解決不同地質環境和煤層條件下遇到的各種疑難復雜采掘作業問題,不斷提升綜采、綜掘過程中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井下作業的安全性、經濟性與環保性。
此外,天安科技已在國內率先開發了適應于各種煤層條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巷道超前支護支架、抗沖擊地壓支架、無煤柱沿空留巷模板支架、三下采煤填充支架和一些特殊用途的異型支架等現代化礦井急需的特殊采掘設備和巷道修復設備,覆蓋國內數十個煤炭集團、數千個工作面,在細分領域中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轉自:和訊網、騰訊證券、金融界)